五个月前,李先生因耳鸣两周持续性加重,来到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检查,发现患了左侧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前庭神经鞘瘤)是颅内最常见的神经鞘瘤,首发症状往往是头晕、耳鸣,随着肿瘤的生长,将逐渐出现听力下降,甚至面瘫、三叉神经痛等症状。 神经外科钟东教授团队在仔细讨论了李先生的病情后表示,在全切肿瘤的基础之上,还要完全保留患者的听力和面神经功能,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在充分准备后,钟东教授团队为李先生实施了“双镜联合(显微镜+变色龙内镜)”听神经瘤切除手术,不仅在变色龙内镜直视下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听神经瘤全切,还实现了从“保面(神经)”到“保听(神经)”的飞跃,达到了医患双方均满意的治疗效果。 经过术后随访,李先生的内听道薄层MRI增强显示,听神经瘤已完全切除,其听力和面神经功能良好。李先生惊叹道:”现代医疗技术如此先进,我愿意将自己的治疗经历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目前,钟东教授团队已为患者个体化地开展听神经瘤“双镜联合”手术逾40例,其中从2023年6月开始联合“变色龙内镜”手术8例,取得了较前更高的肿瘤全切除率和术后神经保留率。据文献检索,“变色龙内镜”应用于切除听神经瘤,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02 巧用设备扩视野,手术技艺再升级 据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钟东教授介绍:“手术切除是治疗听神经瘤的有效手段,但因内听道狭小,且肿瘤生长区域的神经、血管复合体走行密集,手术可能导致面瘫和听力下降等常见后遗症。所以,既要全切肿瘤防止复发,又要‘保面、保听’,这是听神经瘤外科治疗的一道难题。” 面对这一难题,钟东教授一直致力于使用显微镜、神经内镜“双镜联合”手术,切除内听道里的残余肿瘤,即先在显微镜下切除颅内及内听道里的肿瘤主体,然后在30°神经内镜下对内听道底部进行抵近观察,并在直视下切除内听道里的肿瘤,这样在提高了内听道肿瘤切除率的同时,减少了对相关神经的损伤。2013年,钟东教授在韩国首尔举办的第15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大会上分享了“听神经瘤术中内听道的精准评估及个体化处理策略”。 2023年以来,钟东教授开始使用“变色龙内镜”联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显微操作器械“内听道处理三件套”,切除内听道底部肿瘤,进一步提高了听神经瘤的全切率和神经功能保留率。 据介绍,“变色龙内镜”又称“可变角度内镜”,可视角度可在15度、30度、45度、70度、90度五档间切换。变色龙内镜的优势在于具有广角和多角度的清晰视野,能发现传统内镜下未被发现的肿瘤残留,能指导手术更加彻底地切除肿瘤 。术中通过调整可变角度内镜的恰当角度,可将内听道底部一览无余,让残留的肿瘤无处藏身,同时联合应用由钟东教授研发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显微操作器械“内听道处理三件套”,可达到真正在全程直视下操作,避免了盲目“掏刮”带来的副损伤,对听神经瘤患者做到在“保面、保听”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全切肿瘤,防止复发。 03 专注于传承技术 茁壮于不断创新 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后颅窝及脑干病变治疗组是在科室前任主任唐文渊教授的领导下于2009年成立。近10余年来,在科室主任孙晓川教授、副主任霍钢教授、党支部书记谢延风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治疗组持续追求技术创新,将显微镜技术和神经内镜技术完美结合,创建了颅底和深部肿瘤微创治疗新的技术体系。 2023年6月,科室副主任杨刚教授专门引进了“变色龙内镜”用于听神经瘤手术。8月,钟东教授以“双镜联合手术”技术为主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首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总决赛”上,荣获肿瘤+颅底组“全国十佳医师”称号。 “双镜联合”及“内听道处理三件套”的应用,将会对听神经瘤手术带来值得期盼的前景,造福广大从事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医生和听神经瘤患者。 专 家 简 介 钟东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后颅窝及脑干病变治疗组组长。 旅德、旅美临床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颅底外科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兼颅底神经外科学组组长,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颅底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解剖学会神经外科解剖学分会常务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分会委员。《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编委。 擅长“双镜联合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岩斜区肿瘤、后颅窝、后颅底肿瘤、枕骨大孔区肿瘤、颈静脉孔区肿瘤及松果体区肿瘤。
|